楊氏節孝坊

楊氏節孝坊位於臺灣新竹市北區石坊里,建於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是新竹最早興建的紀念牌坊,同時也是台灣北部的第一座石坊,並被新竹市列為文化資產。

楊氏原名楊居娘,是竹塹城的居民林熾的妻子。與其他節婦不同的是:楊居娘並不出身於顯赫家庭。在丈夫去世後儘管多次殉節,但仍不懈地辛勤工作,以撫養子女並兼顧教育,獨力支撐家庭。她的孩子們長大後也取得了優異的成就,顯赫其門。楊居娘的堅忍與犧牲深受人們景仰。她離世後,福建巡撫等政府官員為了表揚她的節孝,建立了這座牌坊。

節孝坊位於石坊街,這條街道的名稱即源自這座牌坊,同時也是清代西門城內外的主要交通要道。細心觀察牌坊的設計,可以發現正面刻有雙龍爭珠的圖案,象徵著陽性,而背面刻有雙鳳呈祥的圖案,象徵陰性。這樣的設計也反映出當時人們的活動路徑和信仰觀念。

楊氏節孝坊的建立與變革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當時的淡水廳同知張學溥與當地社區成員攜手合作,開始建造新竹孔廟。這象徵著竹塹城已經從乾隆時代的拓殖型社會邁入文治社會。同時,竹塹迎來了它的第一座忠節牌坊,標誌著中原文化價值觀的深入傳播。雖然當時的法律規定,只有在失去丈夫二十四年後再過世的婦女才有資格建立這樣的紀念坊,但因楊居娘在守節期間並且撫養孤兒表現出色,她被特別准許建坊。在過去,竹塹作為淡水廳治所在地,《淡水廳誌》記錄了二百一十四位符合建立忠節牌坊資格的女性,但由於申請過程繁瑣且昂貴,並且需要有官職或是富商的背景,所以最終真正建成的牌坊非常有限。例如,楊居娘的兒子林德修曾獲得官方支持,與客家人姜秀鑾共同組織了被稱為「金廣福大隘」的拓墾組織,開墾了今日北埔鄉、寶山鄉、峨眉鄉等地。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經由閩浙總督董教增、福建巡撫史致光、福建提督學政吳椿、台灣知府鄭佐廷等八人的批准,楊氏節孝坊正式興建。官方的目標是通過忠節牌坊的設立來表揚和教育,因此這些牌坊通常建在繁忙的進出口路線上。就像楊氏節孝坊位於石坊街一樣,在清治時期這條街道被稱為「大街」。因為這裡鄰近淡水廳治的考棚、順興客棧,所以是當時桃竹苗的考生和商人下榻之處。此處也是進出竹塹城西門必經之地,同時也是南大官道的必經之路。附近還有潛園、新竹天后宮、明志書院、淡水廳署等,這一切使楊氏節孝坊成為當時的一個顯著地標。(文章參考:新竹城市博物館)
楊氏節孝坊

蘇氏節孝坊

蘇氏節孝坊,位於台灣新竹市北區湳雅里,建於清代光緒六年(1880年),為紀念當地富商吳國步之妻─蘇進治女士而建。現被列為新竹市的文化資產。蘇進治女士二十九歲時便守寡,獨力撫養兒子吳士梅和吳士敬,直到她七十四歲時去世。

儘管現代社會對貞節牌坊的立意存在爭議,但無庸置疑的是,它們獨特的建築風格仍具由保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