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朱氏家廟

新埔朱氏家廟是位於台灣新竹縣新埔鎮的一座宗祠,建於清代,是當地朱氏族人的信仰中心和族譜文化的傳承場所。宗祠建築風格為傳統中國建築,包括大門、天井、正廳、偏廳、神龕等建築元素,展現出古老而優美的建築風貌。宗祠內供奉著朱氏宗親的祖先牌位和神像,是朱氏族人祭祀祖先和聚會的場所。

新埔朱氏家廟

朱氏家廟座落於新埔和平街,面向北方而背靠南方,正前方是鳳山溪的沖積平原,遠望犁頭山,與劉家祠、潘宅等古蹟並列,是新埔眾多家廟之一。該家廟於民國九十八年被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

原本,家廟的現址是朱氏某房子孫後的住宅。後來,由於宗親們認為這個地方的風水極佳,因此提議將這座房屋改建為朱氏家廟。於大正七年(1918年),這座房屋經過改建成為家廟,主要祭祀的是朱珍公派下的祖先牌位。

新埔朱氏家廟

登錄類別: 歷史建築
公告日期: 2009-06-10
創建年代: 1846年
地址: 新竹縣新埔鎮和平街158號
開放訊息: 預約參觀

台灣朱氏

朱姓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南方的大姓,明代開始,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 早期

    根據《中華文化百科全書·氏族》的記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有詔安人朱某入墾台灣大目抬堡麻產莊;乾隆五年(1740年),大陸人朱某與溫姓助墾首鄭大謀,墾竹北二堡宵裡祖;乾隆五十二年,有泉州人朱焜侯與人合作開墾台北海山堡、北抽坑子莊等地;乾隆間入台拓荒的還有福建人朱英水等墾竹南一堡公館莊;又有朱、溫二姓組織開拓機構名叫“諸協和”,在桃園地區從事墾拓;嘉慶十二年(1807年)有朱蘆觀與莊民重修台灣鳳山聲;咸豐三年(1853年),泉州人朱某移居台灣,初居今基隆市,後徒居彭佳嶼。福建長泰人朱一貴,移居台灣後,托稱為明室後裔,於1721年率眾起義,轟動一時。

  • 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

    隨著國民黨政權退守台灣,又有大批朱氏族人隨之遷台,形成朱氏入台的第二個高潮。到今天,朱姓已發展為台灣的第32位大姓。

  • 現代

    台灣朱氏人口約13萬人,分布較多的縣市依序為: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新竹縣,新竹市;分布較多的鄉鎮市區依序為高雄市前鎮區、台北市松山區、大安區和板橋市。
    台灣朱姓現在也建有自己的宗族組織,即台北市朱氏宗親會,由朱士剛先生任理事長,會址設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72號。

新埔朱氏家廟歷史沿革

朱氏家廟的改建始於大正年間,最初是由渡海來台的朱氏子孫為籌募開墾資本而在道光二十六年(1847年)之前成立的「珍公嘗會」。在道光年間經過整頓,由朱阿傳、朱安然、朱景山、朱陳度四人擔任經理人。這個嘗會的名稱有著深刻的意義:“珍公嘗”代表著珍惜先人,重視事業,公正待人,不沽名吞祀。

經過一甲子的努力,大正七年(1918年),在新埔街的朱杰榮提供住屋和土地的協助下,朱氏家廟終於順利完成改建。每年十月二十五日,家廟舉辦祭祀儀式,以表達對朱氏子孫的共祖祖先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敬意,延續至今。

新埔朱氏家廟建築形式

朱氏家廟為一堂兩橫之三合院,其堂屋平面格局為五開間之形式,明間與次間塌壽向後退縮,形成一步口簷廊。步口棟架以簡潔的披肩形式取代疊斗的作法,其餘構件接不鑿花,整體棟架簡潔樸實。明間入口為雙開板門形式,兩側為直櫺窗板門。次間外牆腰身以下為斗子砌磚牆,腰身上方為白灰牆,兩邊次間各開一窗,牆基為石材牆基。屋頂部份為馬背山牆形式,五行屬性為火行馬背。屋脊脊身泥塑剪黏裝飾。
左右橫屋部份,平面為三開間之格局,明間塌壽退縮。牆身為紅磚造,牆基為洗石子牆基,次間牆身皆開矩形窗。屋頂為硬山形式,屋脊為小脊形式,棟頭的部份為梅花棟。院牆為紅磚構築之磚牆,兩側有紅磚組構之花窗。院門門柱亦為洗石子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