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血路中藥
根據新北市藥師公會統整,通血路中藥係指「擴張血管、具降血壓效果的中藥」,常見的通血路中藥包含:
- 丹參
- 川芎
- 當歸
- 桃仁
- 紅花
- 地龍
通血路中藥功效
通血路中藥功效為活血化瘀(加速血液循環),中醫師認為適量服用能夠預防腦中風、治療肩頸痠痛、三高問題,但體質燥熱或女性生理期、懷孕時並不適合使用,以防腹瀉、經血過多或流產。
身體經絡不通暢,可能會影響氣血循環,進而導致暈眩問題,特別是在冬季。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使身體從內部逐漸感到溫暖。
通血路中藥禁忌
-
與抗凝血藥物同時服用
通血路中藥與抗凝血藥物的作用類似,但一起服用會導致效果過強,導致效果過強,可能出現傷口難以止血、不明原因的瘀斑、腸胃道出血等情況。
-
懷孕或經期紊亂
適度的通血路中藥能幫助調經,但若體質不合胡亂服用,反而會導致經期大亂、經血過多和生理期反應劇烈等不適。
而懷孕中的女子更是不宜服用,以免血液循環過快,造成流產。
通血路中藥副作用
通血路中藥在西醫的認知中稱為「抗凝血藥物」,通常用於治療中風病人。
抗凝血藥物雖然主要作用是促進「通血路」,但其副作用包括容易引起出血,可能涉及到牙齦、腸胃道、泌尿道,甚至大腦等部位。
病患在使用這類藥物時應留意這些副作用,並在返診時主動與醫師討論。在必要的情況下,醫師可能會考慮搭配其他藥物以避免副作用的發生。
通血路中藥方
-
山楂紅糖湯
材料:山楂10枚、水500c.c.、紅糖適量。
作法:
1.將山楂沖洗乾淨,去核打碎,放入鍋中。
2.加清水煮約20分鐘,待煮滾後熄火,加入紅糖進食。功效:山楂可降血脂,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瘀之效。 -
黑豆川芎粥
材料:川芎10克、黑豆2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作法:
1.將川芎水煎去渣,留汁待用。
2.先加黑豆煮熟,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最後放入紅糖即成。
功效: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血瘀體質偏於氣滯血瘀的人最適合。 -
活血茶葉蛋
材料:雞蛋320克、丹參15克、紅花15克、核仁10克。
作法:
1.先將丹參、紅花、桃仁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熬煮30分鐘。
2.離火冷卻後再上火,放入雞蛋同煮10分鐘。
3.蛋熟後取出,約略敲破蛋殼,再放入鍋以小火煮至蛋清變成紫紅色即可。吃法:去蛋黃吃蛋白,每日2~4顆。
功效: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面色紫黯、唇黯舌紫等症狀。 -
何首烏菜心炒肉絲
材料:菜心300克、豬里脊肉300克、薑片(切末)、蔥絲40克、何首烏6克、肉蓯蓉18克、醬油1大匙、糖1茶匙、香油2茶匙、油2大匙、太白粉1湯匙。
作法:
1.何首烏、肉蓯蓉以3碗水煮成1碗藥汁。
2.菜心削去硬皮後切粗絲。
3.豬肉切絲,加薑末、酒、醬油、太白粉醃漬。
4.加熱2大匙油,待油熱大火炒肉絲約五分熟。
5.再加入菜心炒熟,加入藥汁、醬油、糖至湯汁收乾。
6.最後灑上蔥絲及淋上香油即可。 -
麻油鯛魚片粥
材料:鯛魚100克、米100克、油1茶匙、鹽1/2茶匙、麻油1茶匙、薑10克(切絲)、蔥1根(切蔥花)、胡椒粉1/4茶匙。
作法:
1.將魚肉去鱗及刺,洗淨切成薄片米淘洗乾淨備用。
2.在沙鍋內加水1公升,大火燒開,把米下鍋煮成粥。
3.米煮熟時放入魚片稍沸,加入油、鹽、薑、胡椒粉、薑絲攪勻。
4.最後放上蔥花、淋上些許麻油即成。
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體倦少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具有健腦益智、降低血脂、抗粥狀動脈硬化、抗血栓形成、緩解衰老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