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

俗語有云:「三月瘋媽祖。」這句話指的是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神明誕辰(迎媽祖)的盛大慶典,這是全臺熱鬧非凡的活動。而「遶境」則是指神明每年例行巡視轄區,以祈求境內的平安。
「三月迎媽祖」的活動在台灣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成為該島民俗文化的寶貴遺產,為這塊神仙之島增添了獨特的軟實力。2011年文化部宣布「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和「北港朝天宮迓媽祖」列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使其成為文化資產的典範。
遶境和進香是純粹的宗教活動,由信眾自發參與,參與的動機包括還願、贖罪、祈求平安、過成年禮等,透過長途跋涉來祈福消災、淨化心靈。

媽祖繞境
圖片來源:公視新聞網

媽祖遶境的由來

媽祖遶境(The Mazu Pilgrimage)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尤其歷史已明確記載北港朝天宮在清領時期已有媽祖繞境活動,不過當時遶境範圍僅限於廟口周圍,規模遠遠不及現在。
然而,媽祖遶境在日治時期曾一度遭到官方禁止而暫停,後來民間開始利用常往返於大甲和北港牛墟的牛販,他們在買賣活動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南下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傳統。這些進香活動旨在祈求神明保佑、還願和感謝神恩,漸漸演變成了現今著名的「大甲媽祖遶境」。

媽祖遶境的意義

先秦儒家曾提出「神道設教」的概念,意在透過祭祀儀式和宗教活動進行道德教化。相對地,民眾則認為遶境的目的在於定期淨化居住的環境,以防止邪惡力量侵害他們的生存世界。
因此,神明遶境活動具有保境安民的功能和意義。

台灣三大媽祖繞境

  1. 白沙屯媽祖遶境路線
    苗栗通霄的拱天宮(建立於1863年)每年都舉辦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信眾徒步前往北港朝天宮,全程長達四百公里,耗時八至九天。這段香路的路線和停駕地點由媽祖神轎以「踩轎」方式決定,每年都不同,充滿神秘色彩。
    抵達朝天宮後,進香者首先會向天公祈福,並在子時舉行刈火儀式;在安座後的第十二天,再次開爐合火,結束進香活動。這樣的信仰活動讓信眾通過長途跋涉來考驗毅力、淨化心靈、祈求庇佑。對於白沙屯的年輕信眾來說,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成年禮。
  2. 大甲媽祖遶境路線
    1988年,大甲鎮瀾宮媽祖舉辦了一場特別的進香活動,稱為「大甲媽祖遶境進香」。這次活動結合了遶境和進香的元素,成為一種新型態的祭祀活動。這次進香的全程超過300公里,橫跨了四個縣市二十一個鄉鎮市,歷時九天八夜。在進香過程中,設有十大典禮,包括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和安座。
    這場盛事吸引了數十萬名信眾參與,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沿途民眾熱情地為香客提供各種飲食、點心,並提供沐浴、休息的地方,展現了最溫暖、最純樸的人情風景。

    大甲媽祖繞境
    圖片來源:微笑台灣

    大甲媽祖也是台灣最「潮」的媽祖娘,不僅每年都會推出精美的文創商品,更開發了大甲媽祖繞境路線gps,讓信眾參與繞境不遲到、不迷路!
    大甲媽祖繞境路線gps官方下載:https://mazu.skyeyes.tw/

  3. 北港媽祖遶境路線
    北港朝天宮(建立於1694年)所舉辦的媽祖遶境活動。朝天宮歷史悠久,是全台分靈最多的媽祖廟。迓媽祖的活動以笨港溪為分界,區分為南巡和北巡。遶境隊伍包括陣頭、藝閣、花車以及眾多的隨香隊伍,蔚為壯觀,全程約四至五公里。
    其中,藝閣的數量在全台獨領風騷,而「炸轎」(又稱「吃炮」或「虎爺吃炮」)與臺東的炸寒單爺、鹽水的蜂炮並列為全台三大鞭炮盛事之一。北港迓媽祖自清代開始就聲名遠播,其盛大的規模和壯觀的場面被譽為遶境活動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