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是什麼?
緣,妙不可言。到底何謂緣分?緣分的字面解釋為「人與人之間能夠相投契合的定分」,而抽象意義上則指人事物間的連結關係,比如:成為家人、朋友、同事。
根據佛教的觀點,”緣分”是可以創造的。透過我們的內心動機和行為,能夠創造與他人相遇的條件。當條件成熟,且沒有阻礙緣分的因素時,緣分便會自然形成,這正是所謂的因緣法。
從這個角度看,佛教的緣分指的更像是一個人際關係的總稱。
緣分的種類有哪些?
佛家認為緣是一種因果關係,人與人之間不只存在一種緣份,這個說法也被大多數華人文化認同,以下是幾種緣分的種類:
- 善緣(kusala paticca):與善業相對應的緣,帶來幸福和順遂。
- 惡緣(akusala paticca):與惡業相對應的緣,帶來不快和困擾。
- 無記緣(avyākṛtapaticca):無論善惡,不帶來喜悅或苦惱的中性緣。
- 親因緣(hetupaticca):也被視為二十四緣之首,是直接導致各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律藏中提到「所有現象都從因緣而生」,即表示原因是引起其他現象的緣。當一個現象的存在或發生,受到其他現象的影響或幫助,則前者被視為後者的緣。緣、因、原因、因緣、生起、發展等詞語都有相似的含義。
- 等無間緣(samanantarapaccayo):指持續且不間斷的緣。
- 所緣緣(àrammaõapaccayo):也叫做「所緣之緣」。它指的是心靈和心靈活動的對象,當它們成為原因,引發心靈和心靈活動的結果時,被稱為「所緣緣」。舉例來說,一個虛弱的人藉著拄杖或繩子得以站立,杖或繩子就是所緣緣。
- 增上緣(adhipatipaticca):某一現象成為主導,導致其他現象的產生。例如,當有人提議進行進餐,另一人贊同,進餐這個現象就發生了。在這個情境中,另一人的贊同成為了增上緣。
- 無間緣(anantarapaccayo):積集和連續的相關。
- 俱生緣(sahajàtapaccayo):一個現象生起時,與其相關的其他現象相互支持。例如,燈和光的關係就是俱生緣。
- 相互緣(aññamaññapaccayo):多個現象相互影響和支持,同時彼此生起。例如,三根杖相互支撐彼此。
- 依止緣(nissayapaccayo):依賴特定的場所或方式來促成現象。這可以包括大地、織物對於樹木或繪畫的支持,取決於它們的生起和維持方式。
- 親依止緣(upanissayapaccayo):使用強有力的原因來促成現象。例如,嚴重的頭痛可能會引發其他相關症狀。
- 前生緣(purejàtapaccayo):這與先前的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情有關,對當前生命的現象產生影響。例如,基因可以影響身體器官的發育和先天的個性特徵。
- 後生緣(pacchàjàtapaccayo):與當前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況有關,對當前生命的現象產生影響。例如,在出生後飲食、關心和生活方式都會影響身體的狀況。
- 數數習行緣(àsevanapaccayo):與當前生活中不斷的習慣和強力行為相關的現象,例如學習和記憶。
- 業緣(kammapaccayo):行為的力量對其他現象的影響。這是由於過去的行動和思想,包括善和不善的行為,對當前和未來的生命產生影響。例如,善行的業緣可能會導致善果的產生。
- 異熟緣(vipàkapaccayo):與當前無記的寂靜性質相關的現象。這是由於過去的無記行為對當前生活的影響。例如,過去的冥想實踐可能導致異熟緣的產生。
- 食緣(àhàrapaccayo):與身體生存和生命維持相關的食物和養分。這包括實際食物、感官接觸、知覺和思想。
- 根緣(indriyapaccayo):與感官器官相關的現象,除了性器官。例如,視覺系統與眼根緣相關,用來看見外部世界。
- 襌緣(jhànapaccayo):七種襌支對其他現象的影響。
- 道緣(maggapaccayo):正道和邪道對其他現象的影響,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以及邪見、邪思惟、邪精進、邪定。
- 相應緣(sampayuttapaccayo):與相關狀態相關的現象,這些狀態具有相同的依托、依賴和生起時間。
- 不相應緣(vippayuttapaccayo):與不具有相同依托的狀態相關的現象。
- 有緣(atthipaccayo):由現存的相關性及存在狀態,對於相同狀態的現象,在依附的意義下而助長的現象,被視為有緣。
- 非有緣(natthipaccayo):非有緣並不等於無緣,而是指在自身之後無間發生的各種心靈現象,為無間滅的心靈現象提供轉化的機會而資助的現象。例如,在街上經過的陌生人,你持續不關注他們,轉而關注其他事情,這就可說是非有緣。無緣則表示你甚至不會碰巧遇到他們。
- 離去緣(vigatapaccayo):非有緣的心靈現象因離去而助長,被視為離去緣。
- 不離去緣(avigatapaccayo):即所有有緣的法則是在不離去的狀態下而助長,被視為不離去緣。
看完這些分類,是不是覺得更符合緣分就是人際關係的理論了呢?不過,佛家的觀點中緣分(人際關係)形成的原因會受到前世因果影響,你這輩子會遇到什麼人、會不會被他們喜歡討厭,都是前世注定的。若下輩子想有圓滿的人際關係,這輩子就要修身養性、包容為懷,償還上輩子的虧欠並廣結善緣。
緣分是注定的嗎?
再怎麼美妙的天賜良緣也是需要經營的。有時候我們說緣分已盡,是因為過去的相處已經互相磨損,直到耐性耗盡,真的無法再與此人相處,從而結束一段關係。但如果積極向上改變、轉換角度、勇敢前進,或許就能以嶄新的自己重新建立一段新的緣。相信緣分的深淺和長短可以由自己去創造。也許多一些共同話題,讓彼此的思想能夠交流、培養共同興趣,緣分就能變得更加深厚;也許多一些換位思考、溝通相處、注重儀式感,可以延長這段緣分的持久。但同樣地,如果一方不斷成長和改變,而另一方卻原地踏步,那這種緣分很可能會提前結束,不受時間的束縛。
為什麼會有緣無分?
佛家觀點中緣分是天注定的,但這並不代表今生沒有努力的餘地。有緣無份的感情,大部分是因為前世感情的糾葛,導致今生情深緣淺、相愛卻不能相守。
在此生,我們也要注意現在所種下的「因」,將會決定未來的「果」;至於這個「果」是好是壞,則取決於我們如何種下這個「因」。比方說:你已婚,不論遇到多們喜愛的新對象,都可以克制自己不要出軌。